新疆巴楚縣著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
近年來,巴楚縣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、規?;l展的重要抓手,著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。通過強化頂層設計,多渠道籌措資金,高質量實施和注重管理等舉措,巴楚縣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實現了水資源更合理利用、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、現代農業水平進一步提升、農民增收渠道更多元等諸多成效。
如今,高效節水灌溉已成為巴楚縣“良田”的“標配”。以農業產業和水資源分布現狀為依據,巴楚縣組織專業規劃設計單位編制《巴楚縣葉爾羌河區灌區農業高效節水增收試點實施方案》,制定了全縣高標準農田總規劃。按照總規劃,巴楚縣持續投入資金進行高效節水建設,現已完成“土地平整+高效節水”模式97.5萬畝。
高效節水灌溉系統設施,改變了傳統“大水漫灌”的灌溉模式,促使田間灌溉用水由520m3/畝降低到370m3/畝。與此同時,巴楚縣還推動農業水價綜合改革和水權改革,促進試點區農業結構調整,增強農民節水意識,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和土地適度規模經營。
多來提巴格鄉克其克托帕村棉花種植戶韓可軍告訴記者,在實施了高標準農田建設以后,水費下降了,現在澆一畝地只要150元。今年他種植了53畝的棉花,澆水的總費用比往年少了很多,而且水的浪費也減少了。
高標準農田建設也讓巴楚縣的耕地質量提高了一個等級,水肥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提升。同時,土地規?;N植、標準化管理、集約化經營轉型穩步推進,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,節本增效明顯。全縣耕地面積201萬畝,現已建成高標準農田面積97.5萬畝。在已有35萬畝高標準農田基礎上,2019-2022年新增高標準農田建設62.5萬畝,極大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,夯實鄉村振興農業產業基礎。
耕地質量改善后,農民依靠土地流轉,畝均流轉費就可以達到700元以上。土地流轉至企業、合作社后,大都需要就近招募有種植經驗的農民作為管理人員,可實現人年均收入2.16萬元。另外,在土地流轉后,新增的農村富余勞動力逐步向二、三產業轉移就業。目前,全縣已有4.12萬人外出務工或就近就地就業,年均收入1.6萬元以上,人均年收入增加3000元。